202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参会纪要
2023年5月18-21日,202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BME2023)在中国·苏州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展示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探讨医学和生物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为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本次大会以现场交流形式进行,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17个专题论坛、18个分会场,围绕医学人工智能、智慧健康、医学影响、医疗机器人技术、生物传感器、生物制造、生物材料等热点问题进行论述,吸引了4100余名产、学、研、医、管等各界人士注册参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IFMBE执委郑海荣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曹雪涛院士,IFMBE主席Ratko MAGJAREVIĆ教授,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国家药监局器械注册司司长吕玲等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大会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以及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主旨报告。
纳米医学分会场中,东南大学张宇教授就“铁基纳米酶催化新机制、标准及协同治疗应用”为主题作了精彩报告,报告指出揭示催化机制和共性规律是当今纳米酶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而实现纳米酶的大批量标准化制备和推动纳米酶在诊疗领域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东南大学武昊安副教授作“血脑屏障细胞旁路调控及神经胶质瘤协同治疗”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通过改变血管结构功能使药物直达病灶,同时辅以其他手段可实现神经胶质瘤的协同治疗。
大会期间,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诊断技术专委会共同发起,以“产教融合、共享创新”为主题,联合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徐州淮海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及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同期顺利召开。本论坛旨在促进医疗器械行业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和指导,为产教融合建立桥梁和纽带,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论坛主持人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张宇教授在开幕式中表示,医疗器械领域产教融合要着力打通“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全链条布局与协同发展,还强调要以“人才、创新”为中心,构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医工结合、中外融通、思政引领”五位一体的育人新生态。本次论坛围绕体外诊断技术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等主题进行11场报告,吸引了众多从事医疗器械相关领域的同仁和全国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者的学习交流。
同时,为促进不同领域专家的深入交流,本论坛设立“医疗器械产教融合创新与发展”圆桌会议,会议由东南大学张宇教授和周平教授及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朱海华主任主持。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医疗器械产教融合创新,即加强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临床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创新驱动、协同育人、共享资源、共赢发展的新模式。
在本次论坛中,张宇教授课题组研究生荆自伟题为“Mn-Single-Atom Nanozyme Functionalized BCP Scaffolds for Cascade Reaction-Enhanc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Bone Regeneration” 报告中,通过构建一类锰单原子纳米酶修饰的3D打印生物玻璃支架,该纳米酶具有POD、OXD和CAT类酶活性,可借助级联催化反应产生活性氧,同时具有热转换效应,通过声动力协同作用有效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此外,锰单原子纳米酶的优异抗菌活性显著增强了3D打印生物玻璃支架的体外骨诱导和体内骨分化能力,这为开发具有抗菌和促骨再生功能的新型生物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研究生张瑾以“磁珠表面修饰氨基苯硼酸调控抗体取向与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研究”为题,指出氨基苯硼酸(APBA)修饰的磁珠可以使抗体以Fab区域朝向磁珠表面,从而提高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降低背景信号干扰。这为磁珠表面修饰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可用于提高磁珠在生物分析和生物分离中的应用效果。
最后,他们根据各自汇报的内容与参会人员进行了讨论交流,经在座专家评审后给予口头汇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