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推荐│东纳生物MagBeads®外泌体提取磁珠
日期:
2025-04-23
浏览次数:
16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囊泡(EVs),直径在30-150纳米之间,由细胞响应各种环境刺激或自我激活而分泌。凭借其在细胞间通信中的关键作用,外泌体在药物递送、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宿主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原料中含有大量细胞碎片、脂蛋白及超聚体等杂质,为外泌体的高效分离带来了挑战。目前外泌体分离主要包括超速离心、沉淀法、过滤法以及基于磁珠的亲和捕获法。通常的磁珠亲和捕获法先在超速离心的基础上富集EVs,接着利用磁珠包被含有外泌体相关抗原的抗体(如CD9、CD63、CD81)与富集的EVs共同孵育,利用免疫的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富集外泌体(Exosome Isolation Kit Pan-human)。另一种商用的亲和捕获法是基于Tim4蛋白-磷脂酰丝氨酸(PS)亲和法(MagCapture™ Exosome Isolation Kit PS,TransExo® PS Exosome Isolation Kit)。Tim-4蛋白是一种单链I型膜蛋白,能以钙离子依赖的方式与富含磷脂酰丝氨酸(PS)的外泌体结合,再经过含有EDTA的洗脱缓冲溶液进行分离,提取高纯度的完整外泌体。
南京东纳生物MagBeads® 1微米系列外泌体提取磁珠
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MagBeads® 1微米系列外泌体提取磁珠,磁珠由优化结构的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和纳米氧化铁组成。磁珠分二氧化钛磁珠(薄壳层)和二氧化钛磁珠(厚壳层)两种。二氧化钛磁珠(薄壳层)为尺寸均一的单分散微米级磁珠,表面呈现纳米级粗糙度岛状结构,具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强的饱和磁化强度,快速的磁响应时间等优点。二氧化钛磁珠(厚壳层)表面包覆较厚二氧化钛壳层,这种结构更加稳定,能够用于更加剧烈的化学环境。二氧化钛磁珠集合了磁性材料快速外磁场响应和金属氧化物稳定性的优点,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可以通过和EVs双层磷脂的磷酸基形成双齿结构捕获EVs,并通过磁分离将磁珠-EVs复合物进行分离。磁珠和EVs的结合是可逆的,通过碱性溶液清洗,便能洗脱和收集所捕获的EVs。

图:二氧化钛磁珠SEM图及富集外泌体的原理图
1. 血液样本收集要求
具体操作步骤:
(1)空腹静脉采血,不要收集前2-3 mL血液,静脉采血后收集至EDTA抗凝管(含有K2EDTA抗凝剂)中。收集完毕后,将抗凝管轻轻倒转8-10次。
(2)采集后半小时内,将样品离心10 min,离心条件:室温,1000 g。
(3) 离心完毕后,轻轻吸取分界面0.5 cm以上的浅黄色血浆至新无酶离心管中,留下约0.5 cm的血浆在分界面缓冲层之上,不要扰动分界面避免污染。
(4)将新无酶离心管中的样品离心10 min,离心条件:室温,2500g。
(5)第二次离心后,弃掉底部20 μL的血浆,将血浆上方部分重新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6) 将新离心管移入-80℃冰箱内保存。
具体步骤如下:
将收集的细胞上清液在4℃下依次进行以下离心操作,以去除细胞及细胞碎片:
(1)300 × g 离心10 min;
(2)2000 × g 离心10 min;
(3)10000 × g 离心30 min;
随后,将上清液在4℃下以100000 × g离心70 min,所得沉淀用PBS洗涤后,再次在4℃下以100000 × g离心70 min。最后,将得到的沉淀(外泌体)分散于500 μL PBS(pH 7.4)中,于-80℃保存,作为外泌体标准品,用于后续实验。
实验方法:
参照Zhang1描述的方法,制备两份浓度相同的标准外泌体平行样品,利用PKH26染色法评估TiO₂磁珠捕获外泌体的效率。具体操作如下:
• 样品I:用PKH26染料染色外泌体,测定荧光信号强度,记为 F0;
• 样品II:将外泌体与TiO₂磁珠孵育后进行磁分离,测定上清液的荧光信号强度,记为 F1。捕获效率计算公式:
捕获效率与样品I和样品II荧光信号强度的差值成正比。
关于PKH26:
PKH26是一种专用膜标记探针,其结构含有一条长脂肪族尾巴,可稳定插入细胞膜的脂质区域。(注:也可选用其他膜标记探针,如Dil等。)
PKH26染色具体步骤:
(1)取4 μL PKH26溶于1 mL稀释液C中,配制成A液;
(2)取10 μL浓度为1010个/mL的外泌体,加入1 mL稀释液C中,配制成B液;
(3)将A液与B液混合,孵育1-5 min;
(4)加入2 mL 1% BSA溶液,孵育1 min以终止反应;
(5)用离心机富集外泌体,随后用HEPES缓冲液(10 mM, pH 7.0)在4℃、12000 rpm条件下洗涤3次,每次10 min。(注:条件允许时,建议提高转速,PKH26染色具体步骤可参考PKH26说明书。)
优化实验:
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优化TiO₂磁珠的用量和孵育时间,以提高外泌体捕获效率。
实验步骤:通过控制TiO₂磁珠用量和孵育时间,优化TiO₂磁珠捕获外泌体的条件。实验在37℃下振荡进行,使用HEPES缓冲液(10 mM , pH 7.0)作为结合液。结合完成后,用HEPES缓冲液洗涤两次,以去除未结合的外泌体。
实验结果表明,当TiO₂磁珠用量为1.4 mg/mL,孵育时间为7 min时,捕获效率达到最高。
参照Zhang1描述的方法,首先通过低速离心去除血浆样本中的细胞及细胞碎片,然后使用0.22 μm滤膜过滤以去除大的细胞外囊泡。取20 μL过滤后的血浆样本与TiO2磁珠在HEPES缓冲液(10 mM, pH 7.0)中孵育,以捕获血浆样本中的外泌体。结合条件是:磁珠用量1.4 mg/mL, 孵育时间7 min,温度37℃,期间需振荡以确保充分结合。随后加入相应信号标签以检测外泌体。临床样本的检测步骤与纯外泌体样本一致。对照组使用20 μL不含血浆的HEPES缓冲液作为空白。
洗脱液配方:10% NH3・H2O溶液(pH 11.1)
洗脱过程:参照Pan2描述的方法,将TiO₂磁珠与外泌体复合物置于37℃振荡器中,加入到10% NH3・H2O溶液中孵育10分钟,以确保外泌体从磁珠上充分释放。随后,快速进行磁分离,通过超滤系统(30 kDa)将上清液中的NH3・H2O溶液替换为PBS缓冲溶液(pH 7.4),并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通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来验证洗脱效率。经验证,TiO₂磁珠捕获外泌体的效率为90%以上。
参考文献
(1) Pang, Y.; Shi, J.; Yang, X.; Wang, C.; Sun, Z.; Xiao, R. Personalized detection of circling exosomal PD-L1 based on Fe3O4@TiO2 isolation and SERS immunoassay.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20, 148, 111800. DOI: 10.1016/j.bios.2019.111800.
(2) Pan, Y.; Chen, T.; Zhang, Q.; Cao, L.; Wang, S.; Cai, J.; Xu, J.; Shi, M.; Ruan, L.; Zhu, Q.; et al. Highly Selective Purification of Plasma Extracellular Vesicles Using Titanium Dioxide Microparticles for Depicting the Metabolic Signature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2, 94 (41), 14099-14108. DOI: 10.1021/acs.analchem.1c05378.
助力科研创新 帮助客户成功
东纳生物是一家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生物医用微纳米材料研发的单位之一。公司致力于微纳米材料研发及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应用转化,自主研发的靶向纳米探针、微纳米磁珠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靶向诊疗一体化、细胞免疫治疗、IVD体外诊断、基因捕获等领域。东纳产品已成为生命科学与医疗领域著名的国产品牌, 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持续为科研及产业用户创造新的价值。
生物医学微纳米材料与应用技术专家
系列微纳米材料 创新定制服务
IVD试剂与核心材料 产学研合同研发
公众号丨纳米岛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掌握前沿资讯
微信号丨nanoeast-DN
长按 识别二维码
添加微信 产品咨询、申请试用装
“始于微纳,止于至善”
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龙眠大道568号,南京生命科技小镇5号6楼
电话:025-83475811
网址:www.nanoeast.net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3
-
10
-
26
点击次数:
159
北京时间10月2日17点48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匈牙利科学家卡塔琳·卡里科和美国科学家德鲁·魏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得针对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得以成功开发。mRNA技术运用到药物(或疫苗),就是把带有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中间分子”拿出来,使机体有目的性的合成蛋白质。但很多研究证明,要想在体外制备mRNA,...
2023
-
09
-
11
点击次数:
95
2023年9月6-8日,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召开。9月6日下午,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南登录大厅-学术会议区E-311成功召开,吸引了来自医学界、学术界、产业界的众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聚焦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及产教融合高质量...
2019
-
08
-
29
点击次数:
204
东纳生物打造微纳米材料定制服务平台完美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创新 东纳生物 三大创新研发与服务平台功能微纳米材料因其丰富的光、电、磁学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外诊断、分子影像、疾病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东纳生物在多年研发积累以及产业化应用的过程中,围绕微纳米材料技术成功建成三大创新研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将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生物医学微纳米材料产品、科研定制服务以及医疗产品研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