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敏感PIEZO1离子通道调控T淋巴细胞抗肿瘤细胞毒性 研究背景: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为治疗包括转移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及肾癌在内的多种癌症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尽管这种治疗方法展示了显著的治疗潜力,但其临床效果常因疗效有限而受到抑制,导致患者频繁复发。为克服基于ICB的疗法存在的瓶颈,进一步了解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成为了迫切需要。 目前,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聚焦于T细胞的机械生物学,即探究T细胞如何感知及响应生物力学环境。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多个T细胞的生物力学传感器。一般而言,T细胞能识别并转导机械信号到下游生化反应中,引发T细胞的激活或抑制,从而调节其细胞毒性。在免疫突触中,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在目标细胞表面产生张力,增强穿孔素介导的孔洞形成,最终导致目标细胞的破坏。遇到硬化的癌细胞时,细胞毒性T细胞还可以增加牵引力,以此增强其细胞毒性作用 研究内容: 1.PIEZO1的细胞毒性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阻断T细胞中的PIEZO1可以显著增强它们的牵引力,这一发现指示PIEZO1不仅作为细胞的机械感应器,还在调节T细胞对肿瘤细胞施加的力中发挥关键作用。 进一步的实验显示,PIEZO1的抑制增强了T细胞的细胞毒性能力,这表明PIEZO1通过调节T细胞的物理力量对其抗肿瘤能力有直接影响。 2.PIEZO1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研究揭示了P...
发布时间:
2024
-
06
-
20
浏览次数:28
研究背景: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选择,但它们在治疗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大多数抗生素在进入细菌细胞后通过干扰基本过程杀死细菌。然而,抗生素在体内需要经过血液清除,而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物理屏障会阻碍抗生素的渗透,使得抗生素在细菌细胞内的蓄积较低。此外,细菌生物膜中的胞外聚合物质会进一步降低抗生素的摄取量。因此,通常需要密集和多剂量的抗生素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然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可能对正常组织和器官产生毒性,并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从而降低抗生素的疗效。因此,基于纳米技术的策略,能够将抗生素输送到细菌细胞内并激活免疫系统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将成为解决抗生素使用挑战的理想方法,包括治疗效果不佳、长期毒性和诱导耐药性等问题。 创新概要: 抗生素缺乏细菌靶向功能和预防性使用导致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耐药性和不可避免的长期毒性。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该工作开发了中性粒细胞-细菌混合细胞膜囊泡(HMV)包被的生物功能脂质纳米颗粒(LNP@HMVs),其设计用于将抗生素特异性运输到感染部位的细菌细胞中,以有效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HMVs对炎性血管内皮细胞和同源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的双重靶向能力导致LNP@HMVs在感染部位的靶向积累。LNP@HMVs加载抗生素诺氟沙星,不仅在体外对浮游细菌和细菌生物膜表现出增强的活性,而且在治疗全身感染和肺部感染方面也取得了强有力的治疗效果。此外,LNP@H...
发布时间:
2024
-
06
-
04
浏览次数:111
2024年4月20-21日,以“产教融合、共享创新、共育英才”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特设“全国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论坛”,邀请国内双一流高校教授、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国内多家医疗器械专精特新及上市企业负责人作为论坛特邀嘉宾,旨在汇聚全国范围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展示创新研究成果,通过专家/企业家与研究生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帮助与会的优秀研究生代表了解学术前沿及企业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本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创新论坛”分为主题报告、优秀研究生报告与海报展示等板块。论坛首先邀请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部特聘研究员杨旭三作“血管内植介入器械激光智能制造和智能传感”主题报告,邀请深圳达科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宏翔主持。杨旭三研究员介绍了在生物成像领域的一系列研究,向大家展示了长时间高分辨率的活细胞线粒体动态成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 论坛同时邀请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宋成利作“BME新解:造就新人、为爱创新”的主题报告,邀请南京麦澜德集团副总裁史志怀主持。宋教授建议当代大学生们“要生存,要体验社会,要养活自己,要活下去”,切实强调了接触社会、深入社会的重要性,指出做BME的研究应该增强与医院的联系,从临床需求出发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实际相结合。 优秀研究生报告由基蛋生物...
发布时间:
2024
-
04
-
25
浏览次数:41
2024年4月20-21日,以“产教融合、共享创新、共育英才”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创新论坛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及体外诊断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和东南大学医药健康行业校友会主办,由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介入医学工程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徐州淮海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 大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滕皋军院士、顾宁院士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多所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负责人、医院专家、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领域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负责人等300多人出席本次会议。大会设置了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及产教融合发展主论坛、体外诊断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论坛、六朝松医工交叉创新发展论坛、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创新论坛、新时期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及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AI时代下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教学分论坛等六个论坛。会议主要探讨了深化产教融合新路径与新方案,为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达成了新的共识。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书记张宇教授主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院士,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钱志余教授,东南大学医药健康...
发布时间:
2024
-
04
-
24
浏览次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