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纳 About u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755-2801 8888
  • 商业服务电话:18800000001
  • 技术服务电话:18800000001
  • 在线服务QQ:000000000
  • 服务邮箱:service@.com.cn
  • 网站:www.niumowang.com
产品应用案例│银纳米颗粒装饰和介孔二氧化硅涂层单壁碳纳米管增强杀灭耐药细菌的抗菌活性耐多药细菌引起的感染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风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威胁之一。不幸的是,新型抗生素药物的开发速度一直在迅速下降,这远远落后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具有广泛抗菌活性和低耐药性发展倾向的新型抗菌药物。上海交通大学王耀研究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菌纳米平台,通过N-[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乙二胺(TSD)介导的方法构建的银纳米颗粒(11 nm,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装饰和介孔二氧化硅涂层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mSiO2-TSD@Ag)(Nano Res.,IF 8.897)。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该组之前建立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典型同轴核/壳结构的SWCNTs@mSiO2,外层介孔硅壳能够提高SWCNTs的分散性,从而增加其与细菌细胞壁的接触面积。然后采用TSD介导的策略,通过螯合作用(Ag和TSD之间)和缩合反应(TSD与硅醇基之间),将AgNPs载入SWCNT@mSiO2(SWCNT@mSiO2-TSD@Ag)中。同时,二氧化硅层中大量的介孔作为微反应器,原位合成尺寸小、均匀分布的银纳米颗粒,从而提高抗菌活性。 图1. SWCNTs@mSiO2-TSD@Ag的合成示意图本文重点:(1)首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证明了这种新型纳米...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5
浏览次数:52
产品应用案例│扬州大学周昕教授报道基于金纳米探针散射对单个肺炎衣原体进行裸眼计数的方法 肺炎衣原体,直径约200 nm的球形颗粒,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微生物。肺炎衣原体不仅能引起人感染,还能广泛引起各种动物如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马和考拉感染。肺炎衣原体也是呼吸道感染社区传播的重要来源之一,最近研究表明肺炎衣原体和各种慢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相关。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准确、超灵敏的肺炎衣原体检测方法。目前对于肺炎衣原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寄主细胞,用显微镜分离观察,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微量免疫荧光检测。这些方法耗时、极度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容易受到其它衣原体交叉感染的影响,存在假阳性干扰的风险。扬州大学周昕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购于东纳生物)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产生的散射光特性,在暗场显微镜下对肺炎衣原体进行裸眼计数的方法(ACS Sensors, IF 7.711 )。将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标记15 nm Au纳米粒子形成Au纳米免疫探针(GNP探针),数百个GNP探针特异性识别肺炎衣原体形成环状结构,发出强散射光,在暗场显微镜下很容易通过肉眼观察识别单个肺炎衣原体。GNP探针是通过DNA单链修饰抗体和DNA单链修饰Au纳米粒子杂化形成,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及特异性。通过GNP探针标记...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9
浏览次数:84
好磁珠,东纳造 | 王华梁、宋海波会长带队考察东纳磁珠产业基地近日,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院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Wiley旗下VIEW 期刊主编王华梁教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实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海波教授一行来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磁珠生产基地考察。 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磁珠生产基地负责人陆楚月向王华梁、宋海波教授一行详细介绍了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及磁珠生产基地的发展情况。 王华梁、宋海波教授对我司的磁珠生产基地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信心,他相信东纳生物的磁珠会越来越好,总有一天会实现进口替代。 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型企业,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及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功能微球、体外诊断试剂与仪器等研发与生产。公司总部位于南京生命科技创新园,占地2000多平方米,公司一直致力于生物医用微纳米材料与诊疗技术的产学研开发与应用转化,目前磁珠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以下几种磁珠;1、1um羧基磁珠/1um羧基磁珠(低非)该磁珠由聚苯乙烯和纳米氧化铁组成,具有合适的密度和生物相容性;具有超顺磁性,磁响应快速的特点;具有单分散性,可确保均一的反应性和检测一致性。同时,羧基磁珠具有优良的再分散稳定性、磁稳定性,确保试剂开发中老化实验、加...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3
浏览次数:88
产品应用案例│磁性纳米颗粒和静磁场刺激骨间充质干细胞释放外泌体促进成骨和血管生成 创伤、肿瘤或感染引起的大骨缺损的治疗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临床骨修复的标准治疗方法是自体和异体骨移植,但受供体数量、供体部位并发症、疾病传播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受限;有许多研究希望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促进骨再生,但耗时长、细胞需求量大、移植细胞存活率低、肿瘤形成风险大、存在免疫排斥等。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探究了低剂量Fe3O4纳米颗粒联合静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 ,SMF)预处理BMSCs释放的外泌体对成骨和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为骨再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人员选择50 μg/mL 100 nm Fe3O4纳米粒子(来自东纳生物)和100 mT SMF作为最佳磁条件制备两种新的外泌体,分别命名为BMSC-Fe3O4-Exos和BMSC-Fe3O4-SMF-Exos,未经Fe3O4和SMF处理的外泌体记为BMSC-Exo。 图1. 三种类型的外泌体制备、最佳磁条件筛选及内化了Fe3O4的BMSCs透射电镜 Fe3O4纳米颗粒和/或SMF预处理均可以增加BMSCs外泌体的释放量,且三种外泌体的形貌尺寸、特异性标志物无明显差别。荧光显微镜实时监测结果显示...
发布时间: 2022 - 02 - 28
浏览次数:56
电话:025-83475811   
手机:17326102052 QQ:1276827079  
Copyright ©2017   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568号生命科技小镇5号楼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5-83475811 17326102052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