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纳 About u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755-2801 8888
  • 商业服务电话:18800000001
  • 技术服务电话:18800000001
  • 在线服务QQ:000000000
  • 服务邮箱:service@.com.cn
  • 网站:www.niumowang.com
讲座主题:超声微气泡诊治技术邀请嘉宾:东南大学 杨芳教授 报告热点:1. 微气泡的理化特性和声学性能;2. 微气泡的体内外声学调控和医学影像应用;3. 微气泡声穿孔药物递送和影像监控下的药物递送。讲座时间:2020年6月18日 20:002020年6月18日晚8点,由微纳米技术医学创新与转化平台举办的第二期线上学术沙龙正式拉开帷幕,本期主题是超声微气泡诊治技术。为此我们邀请了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的杨芳教授。杨芳教授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子影像及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超声微气泡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研发经验。报告会中,杨芳教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介绍了超声微气泡的研究发展历程,并讲解了微气泡所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如表面带电、自身增压溶解、上升速度慢以及大的比表面积与负载能力使得微纳米气泡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利用微气泡的可压缩性原理可将其作为超声造影剂,可以呈现更好的成像效果。利用微气泡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在内部负载磁性颗粒、表面偶联药物,可以将气泡靶向到病灶部位,上升速度慢则保证了微气泡系统具有较长的体内循环,增加了药物释放时间。最后,杨教授对超声微气泡诊治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上的应用与发展做了总结与展望。报告会结束后,杨教授与直播间的听众就超声微气泡的具体应用以及在运用过程中...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7
浏览次数:232
纳米酶作为具有模拟酶性质的功能纳米材料,既能克服天然酶稳定性差、制备成本高等缺点,又具有纳米材料的可设计性、多功能性、可操纵性及可应用性[1]。东南大学顾宁、张宇课题组在纳米酶领域取得了相关研究进展,例如氧化铁、氧化钴、普鲁士蓝、金纳米酶的催化机制研究、纳米酶的体外检测、成像、细胞保护及肿瘤治疗、纳米酶相关国家标准等。 01 氧化铁纳米颗粒pH依赖的类双酶活性该研究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首次发现氧化铁纳米颗粒(IONPs)具有pH依赖的类双酶活性:在酸性条件下,IONPs能够与H2O2反应,生成具有高毒性的羟自由基(·OH),表现出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中性条件下,能够催化H2O2的歧化反应,分解为无毒的H2O和O2,表现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2]。该研究证明IONPs在细胞中的分布及细胞内微环境是影响其细胞毒性的重要因素,即:当IONPs定位于细胞溶酶体中,将产生较强的毒性作用;定位于细胞质中则具有较好的解毒作用(图1)。因此,溶酶体逃逸策略是一种有望降低IONPs给药中长期毒性的有效方法。图1:氧化铁纳米颗粒pH依赖的类POD、CAT活性02 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类多酶活性及电荷转移催化机制本研究证明了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Co3O4 NPs)具有类CAT、POD和SOD 酶活性[4]。利用电子自选共振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6
浏览次数:3435
基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2020CACLP展会将在7月于南昌拉开大幕!会展时间:2020年7月3日-5日会展地点: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 展位号   :A4-S50会议时间:2020年7月3日 10:00-12:00会议地点: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 会议中心201A活动日程 发布会 东纳生物微纳米磁珠产品发布会 时间:2020年7月3日 10:00-12:00地点: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 会议中心201A 展台  产品:东纳生物IVD磁珠系列产品平台:一站式高端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产业服务平台时间:2020年7月3日-5日地点: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 展位号:A4-S50产品介绍01 羧基磁珠丰富的羧基密度:约2000 nmol/mg ,保证高灵敏性羧基磁珠,是表面带有羧基官能团的超顺磁性微球,可以通过活化羧基与核酸、抗体、蛋白等生物分子的伯胺发生偶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羧基磁珠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捕获、蛋白纯化、细胞分选、以及化学发光等生物医学领域。目前,化学发光试剂所用的磁珠原料主要被国际知名品牌Dynabeads,JSR,Merck所垄断。经过理化特性和多个厂家化学发光性能测试,东纳生物MagBeadsTM羧基磁珠/羧基磁珠(低非特异性)在一些化学发光项目所展示的线性范围,检测灵敏度,批间差...
发布时间: 2020 - 06 - 11
浏览次数:524
点击阅读原文新型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释放的各种具有膜结构的囊泡的统称,根据其起源细胞不同而具有大小和组成异质性,主要分为外泌体(Exosomes)、微囊泡(Microvesicles)、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和肿瘤小泡(Large oncosomes)。外泌体(点击往期文章《东纳生物推出外泌体检测、鉴定与多功能标记服务 ——TEM、NTA、WB与标记》了解外泌体分离与鉴定方法)起源于内吞途径,由细胞内的多泡小体(MVB)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直径约30-150 nm;微囊泡由质膜向外发芽和裂变而产生,直接从细胞膜释放,直径约100-1000 nm;凋亡小体是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形成的,直径约为50 nm-2 μm;肿瘤小泡是在肿瘤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尺寸在1-10 μm的细胞外囊泡[1]。图1 细胞外囊泡的形成与释放过程[1]细胞外囊泡携带着从母细胞获得的脂质、糖蛋白、核酸等成分,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保护下,其内容物在血液中稳定存在,另一方面脂质层的存在也使细胞外囊泡能够穿透体内的天然屏障(如血脑屏障)将携带的内容物递送至受体细胞,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文献报道细胞外囊泡除了转运内源性物质外,还可以将外源性核酸、化学药物等传递到受体细胞,从而达到干预或者治疗的目的。其中凋亡小体和肿瘤小泡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它们不适合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而外泌体因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传...
发布时间: 2020 - 04 - 28
浏览次数:916
电话:025-83475811   
手机:17314456709 QQ:1276827079  
Copyright ©2017   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568号生命科技小镇5号楼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5-83475811 17314456709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